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龍魚混養可能產生的問題

混養相對單養是一種不同的風格、不同的感受體驗與不同的折磨,也是對飼主的又一種考驗,下麵說說我的感受:

關於打鬥

說到混養,大家頭腦中第一反應是打鬥,深怕打鬥引起魚只損傷,其實打鬥一定在所難免,損傷必然出現,如何正確對待是心理承受能力問題,我們需要做的是掌握正確的方法減少打鬥,同時建設最有效的過濾保持打鬥後的身體健康。

幫派劃分

原來我記得CHUENG兄說過關於幫派問題,確實是存在的。如果你的混養缸是多種龍魚,同時每種龍魚都有一定的數量,這種情況就會比較明顯。在我的混養過程中,紅龍和金龍各成幫派,幫派內部雖然也偶有小衝突,但紅對金之間還是爭鬥的主題,所以建議大家混養要考慮這個問題。同種龍魚的混養會比多種龍魚混養打鬥少些。

弱勢魚只的生長

同批混養龍魚,如果開始混養時基本一般大小,但由於群體中弱勢魚只的產生,其地位決定了該個體會經常處於精神緊張的狀態,這種狀態大大影響了其正常的捕食和生長,一段時間後該龍魚必然會體型比其他龍魚小一些,慢慢的該魚會成為最容易得病的個體,建議大家如果從小龍開始混養,可以多養幾只,長大後對弱勢個體進行淘汰,如果是大龍混養,對於長期的弱勢個體,感覺已經影響了其生長,要對該魚進行調換或單獨調養。

為什麼紅龍不紅

主要是以下兩個原因:

一個是群養中的精神緊張,由於有很多對自己地域造成威脅的個體在一個缸中共生,總是時刻保持戒備狀態,緊張的情緒影響其紅色素的形成;

另一個原因是由於水質保持不易,根據我的感覺,一條成龍至少要佔有200升以上的水體,在標準的龍缸中基本需要半米的長度水體,否則水質保持和酸跌必然會成為頭痛的事,經常性的換水造成的水質振盪(不局限於PH)就會嚴重影響龍魚發色;當然龍魚的品質還是最重要的,但沒有以上水質的保障,相信也不會成功。

早熟未必是好事

早熟的公魚會由於追逐其他龍魚(有公有母),很容易受到大家的反攻,一條龍給它造成的傷害也許不算什麼,如果與每條龍都有爭鬥,必然會傷痕累累,這是危險的事,因為等它疲憊的時候就會被衝動時造成的傷害擊垮,很可能會長時間一蹶不振。

早熟的母魚由於眾望所歸,成為大家的焦點人物,很多龍魚都到她的面前炫耀,引起精神緊張,持續較長時間後,精神狀態會不正常,影響生長。

如果有配對傾向就把對魚單養,個人認為不是一個很好的辦法,因為環境或者混養同伴的消失,很多時候造成龍魚緊張,如果雙方沒有達到成熟產卵的階段,很可能母魚會追咬公魚,造成公魚損傷,也有可能剛才還相伴相隨的小倆口突然反目成仇,大打出手,最終不得不分開或重新回到混養缸,磨難必然多了一層。

規律性

混養過程,由於飼主的規律性(如換水、開燈、餵食等)會使龍魚也產生規律性,這時規律的打破往往使龍魚產生緊張而不知所措,甚至突然打鬥劇烈。舉個例子:

我前一段時間改變光照時間,每天從中午到晚上,達到10個小時以上,突破了原來每晚幾個小時的光照時間,幾天後龍魚們開始大打出手,其中一條弱勢個體象發狂一樣攻擊其他龍魚,其架勢跟日本的神風敢死隊完全一樣,是不計後果的瘋狂攻擊,有時都擔心魚缸會被它撞破,於是迅速調整回原先光照規律,兩周後混養回復平穩。結果這種規律的打破付出了不小的代價,除了魚鰭破損還發生了鱗片損傷,加上餵食泥鰍的細菌侵犯,造成感染,才有了前幾天的大規模手術過程。其他如:固定時間餵食,餵食的程度,魚缸的水聲等等,這些規律性的改變都會造成龍魚的集體緊張,打鬥增多,不吃食情況的產生。所以混養缸要保持良好的規律性,才會避免無謂的打鬥產生。

不要隨便的改變

與上面的規律相成,在混養缸穩定形成之後,要盡最大可能控制自己改變的欲望,新添加混養魚、鋪底沙種水草、設備更換等等一不注意會帶來致命的疾病,有經驗的飼主是不會隨心所欲的改變魚缸,不負責任的變化總有一天會帶來慘重的後果。

混養中的疾病

混養中常見的各鰭打散,鱗片脫落,身體磨花等等都不算問題,以下的情況在混養缸中常見為了防止擴散,早發現早治療。

各鰭的小白點,比較多在後三鰭,類似水黴,但不是水黴,升溫加鹽沒有太大效果,慢慢改善水質可以消失。

後三鰭梗骨上的白色凸起,胸鰭也有產生,升溫加鹽沒有效果,減少打鬥,多次換水可以解決。

後三鰭梗骨上的白色凸起感染轉化為紅色膿包,梗骨從中腐爛斷裂,有傳染跡象,下鹽升溫可以控制,傳染發生後要抗生素足量治療可以解決。
返回列表